18歲,本是肆意張揚的年紀,全紅嬋卻用超越年齡的成熟與懂事,在跳水賽場內外書寫著別樣人生。這份清醒並非偶然,而是原生家庭的薰陶、競技體育的錘鍊、初心的堅守與公眾角色的擔當,共同澆灌出的成長之花。
原生家庭是她責任感的根基。出生於廣東湛江農村,母親因車禍常年服藥,父親靠務農支撐全家,7歲進入體校的她,最初便懷揣「跳水能包吃住、賺錢給媽媽治病」的樸素願望。奧運奪冠後,她仍保持節儉本色,每月從國家隊補貼中省下數千元寄回家,覆蓋母親醫藥費與弟妹學費,自己僅靠1500元生活費度日,連喜愛的辣條都捨不得買。家人也拒絕消費她的榮譽,父親繼續務農,哥哥獨立創業,這份雙向奔赴的親情,讓她始終堅守質樸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