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世界泳聯發布的16秒慢動作視頻引爆全網,鏡頭聚焦全紅嬋十米台407C(向內翻騰三周半抱膝)動作,將「零水花」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從利劍出鞘般的起跳,到雨中飛燕似的緊湊翻騰,再到微瀾輕泛的入水,這位跳水天才用毫米級控制,重新定義了競技體育的力與美。
視頻中,全紅嬋的技術細節令人驚嘆:雙腿全程嚴絲合縫,腳尖繃直如直線,最大程度減少風阻;獨創的「平掌撞水」技術(掌心垂直向下)讓水壓均勻分散,網傳入水角度達89.5°,近乎完美垂直。這一源於中國跳水隊1970年代研究的技術,結合角動量守恆原理,將流體力學轉化為視覺盛宴,被網友盛讚「人體鋼針破水」。
這份完美背後,是她與發育關、傷病的頑強對抗。身高增至1.51米後,全紅嬋通過每日8小時AI建模訓練(分解72步動作)和1200大卡精準飲食,體脂率降低3%,肌肉控制力不降反升。全運會期間,她腳踝貼滿肌貼帶傷出戰,仍交出驚艷答卷——傷退183天後復出首跳斬獲76.50分,雙人跳與王偉瑩同步誤差低於0.1秒。為攻克招牌動作207C,她每日在海綿池重複上百次分解練習,手上的厚繭成為堅持的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