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這東西很多人都愛吃,尤其是秋冬季節,幾乎家家都要備上一點。甜甜的口感、豐富的澱粉、吃了能飽肚子,很多人覺得它幾乎是健康食物的代名詞。
然而,殊不知,紅薯雖然好吃,卻並不是人人適合,尤其是有些特定體質或者慢性病的人群,如果吃得多,反而可能帶來麻煩。在筆者看來,紅薯的「甜味」和「高澱粉」正是它隱藏風險的關鍵所在。
首先說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群。紅薯雖然比白米白面粗糧一些,但它含有大量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一根中等大小的紅薯大概含有25克左右的澱粉。
如果一次性吃兩根以上,血糖可能在短時間內飆升。很多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喜歡早餐或者晚餐來一份紅薯,殊不知血糖控制會被破壞。
數據上有明確支持,國內一項針對2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食用紅薯後兩小時血糖平均上升幅度比同量燕麥高出約18%。
這說明,紅薯並不像大家想像中那麼「安全」。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紅薯最好少吃,必要時最好避開主食量過大的場合,否則血糖波動會加重胰島素負擔,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