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場大戰,讓你麾下的部曲損失慘重。尤其是後來的那場夷陵之戰,你麾下的部曲,更是近乎損失殆盡。就連你自己,都是逃到深山老林里,僥倖才逃了回來。
打了半輩子仗,唯有這一戰,讓你真的覺得累了。
因為在那些戰死的部曲當中,有和你一起長大的兄弟,有你的本家遠房侄子,還有你媳婦的外甥,更有從小看著你長大的老叔。
你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而那場夷陵之戰結束以後,沒過多久,劉備就病死了。隨後,劉備的兒子劉禪接班。因為他比較年幼,所以朝政都由兩位輔政大臣,諸葛亮和李嚴代為處置。
而這兩位輔政大臣掌權之後,諸葛亮首先力排眾議,決定開始休養生息,再也不和魏國、吳國開戰。
就這樣,自此之後,這個益州,開始進入了一段和平的歲月。
至於你,作為家族的當家人,雖然失去了部曲,但後來卻又憑藉功勞,分到了幾百士兵作為下屬。這些士兵,雖然不如你的部曲,但好歹讓你有了一些兵權。
此後的幾年裡,你駐紮在漢中一帶,時刻防備魏國的進攻。但是在這幾年當中,魏國一直沒有南下,蜀漢政權非常太平。就連你麾下的那些士兵,也開始漸漸習慣了這種生活。
而到了幾年之後,已經很少有人,在注意前線的戰況。在大家的潛意識當中,魏國和吳國,已經不會再來進攻了。反倒是在這幾年當中,魏國和吳國,多次大打出手,蜀漢則是一直坐山觀虎鬥。
至於你,此時已經年過五十。此時的你,也不再想著升官,更不想和魏國、吳國開戰。你唯一的願望,就是多買點土地,給自己家的後人多添置一些家產。
經過你的不懈努力,昔日被分給外地流民的那些土地,總算被你半買半強迫的收了回來。除此之外,在漢中這邊,你又藉助你的權力,在屯田的時候,給自己家添置了一些新的土地。
這種日子,或許,也不算差。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你聽說益州南邊的幾個郡,一直不太消停。那幾個郡自從劉備去世開始,就開始造反。在之前的幾年裡,諸葛亮多次派人去招降,但卻始終沒能解決問題。但是好在他們實力有限,一直也沒能打到成都,對成都構不成威脅。
反倒是在你的家鄉,有些被你買走土地的百姓,覺得日子不太好過,紛紛前去投奔他們。不過在你看來,這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就這樣,平靜的日子又過了幾年。在此期間,你聽說魏國的皇帝曹丕去世了,他的兒子曹叡接班。這位新接班的魏國皇帝,似乎並不甘於這種平靜的生活。很快,他就派了司馬懿和曹真,帶兵向漢中方向進攻。
此時的你,終於慌了起來。因為連續十年的平靜,已經讓你麾下的軍隊,開始安於現狀。而此番魏國派來的軍隊,兵力又是數倍於你們。面對這種壓力,此時的漢中守軍中下層,開始有人提出要投降。這些想要投降的人,雖然很快就被抓出去殺掉,但這種投降的聲音,卻沒有就此斷絕。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你又聽說,南方造反的那幾個郡,忽然起兵殺向了成都。而原本和你們再次結盟的東吳,也同時撕毀了和平協議,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已經過了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