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主張必占荊州,龐統認為荊州要棄,兩人的軍事水平高下立見

2025-09-30     花峰婉     反饋
3/3
他手下的兵力本來就不多,還要分兵把守好幾個郡。

更要命的是,關羽這個人性格傲慢,看不起孫權手下的將領,經常出言不遜。

孫權本來就對荊州垂涎三尺,關羽這麼一鬧,兩家的關係越來越僵。

劉備攻取益州的時候,關羽曾經請求增援,想要更多的兵馬。

可劉備那邊也是捉襟見肘,實在抽不出多餘的兵力。

關羽只能憑著手頭這點人馬,硬撐著維持荊州的局面。

這種情況下,關羽能守住荊州這麼多年,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關羽後來北伐樊城,表面上看聲勢浩大,實際上是被逼無奈。

荊州的形勢越來越惡化,曹操和孫權都在增兵,關羽如果繼續被動挨打,遲早要出大事。

他選擇主動出擊,試圖打破僵局,可惜低估了敵人的決心。

曹操和孫權暗中勾結,前後夾擊,關羽腹背受敵,最終敗走麥城。

夷陵慘敗驗證了龐統的預言

關羽丟了荊州,劉備氣得要死。

他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勸阻,執意要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

這個決定徹底暴露了劉備在戰略判斷上的短板。

劉備東征的時候,帶走了蜀漢的主力部隊。

這些兵馬本來可以用來鞏固益州的統治,或者準備北伐中原,結果全部投入到了奪取荊州的戰爭中。

更要命的是,劉備選擇的時機很不好,孫權已經在荊州站穩了腳跟,而且得到了曹操的默許,劉備這是以一敵二。

夷陵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得全軍覆沒,自己也在白帝城鬱鬱而終。

這一仗不僅沒有奪回荊州,反而把蜀漢的家底賠了個精光。

劉備臨死前把諸葛亮叫到床前,讓他輔佐後主,可這時候的蜀漢已經是強弩之末,再也沒有了爭奪天下的實力。

夷陵慘敗完全驗證了龐統當年的判斷。

龐統早就說過,荊州會成為劉備的包袱,最終拖垮整個集團。

如果劉備當初聽了龐統的建議,放棄荊州,專心經營益州,說不定三國的歷史會完全不同。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劉備的固執和感情用事,最終害了自己,也害了蜀漢。

結語

兩個同樣聰明的人,面對同一個問題,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諸葛亮的隆中對在當時確實很有道理,可他沒能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龐統雖然名氣不如諸葛亮大,可他的眼光更加長遠,更能看清現實。

歷史最終證明了誰對誰錯,可惜劉備沒有聽進去龐統的忠言,白白浪費了一個翻盤的機會。
呂純弘 • 4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