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玩家而言,這種結合未必會影響下棋時的策略選擇,但在介紹規則時,多一個故事,就多了一分趣味。無論是教小孩下棋,還是朋友間閒聊,提起「王不見王」的來歷,總比乾巴巴地解釋「為了平衡遊戲」要更吸引人。
從這個角度看,項羽射劉邦的傳說,就算不是規則的真正來源,也完成了另一種文化功能——讓一個抽象的規則有了生動的形象。它讓棋盤上的兩顆棋子不再只是木頭或塑料,而是有了性格、有了歷史背景的角色。
歷史的真實和文化的趣味,在這裡並不衝突。一個是基於事實的嚴謹記載,一個是基於情感的形象塑造。人們既可以在博物館裡看懂楚漢戰爭的戰略全貌,也可以在棋盤前想像那一箭的驚險軌跡。
象棋里的「王不見王」,既是策略的必然,也是文化的偶然。它的真正邏輯在於平衡,它的流行寓意在於故事。兩者並存,讓這條規則成為了象棋中最耐人尋味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