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從此之後象棋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2025-08-13     花峰婉     反饋
2/3
傳說把它的來源歸到項羽與劉邦的宿怨上。說那一箭之後,劉邦和項羽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哪怕隔河對陣也絕不直接碰面。後來有人把這種「避鋒相見」的意象搬到棋盤上,變成將帥不得正面直視的規矩。棋盤成了歷史的縮影,棋子成了人物的化身,楚河漢界的兩邊,是勢不兩立的兩個陣營。

然而,象棋的這條規則,很可能是出於博弈平衡而非歷史事件。象棋起源複雜,從古代的「象戲」演化到今天的形式,經歷了多次規則調整。讓將帥不能直面對沖,可以避免棋局中出現「一步致勝」的過於簡單化場面,增加對弈的策略性。

學界並沒有找到古代棋譜或規制,把「王不見王」直接和項羽劉邦的故事掛鉤。早期的象棋考古資料,比如唐代的棋子出土、宋代棋譜文獻,雖已出現類似規則,但並未解釋其來源與特定歷史人物的關聯。這意味著,故事是後人加在規則上的文化註解。

這種註解的生命力很強。一個冰冷的規則,加上一段熱鬧的歷史傳說,就變得生動有趣。即使是從未研究過象棋史的人,也能因為這個故事對規則印象深刻。這種「文化包裝」,讓規則不只是規則,還成了歷史與民俗的交匯點。

在民間傳播中,「王不見王」甚至衍生出不少俗語用法,被用來形容互不相容的人物或勢力。這種從棋盤到日常語言的延伸,反過來也加固了那段傳說的存在感,讓它在公眾記憶中越來越像是確有其事。

歷史和傳說在這裡交錯。規則本身是邏輯產物,傳說則是情感的投射。一個是出於平衡,一個是出於想像,但它們在棋盤上並肩存在,讓對弈者在落子間,也許會想起廣武河邊隔空對峙的那兩個名字。

傳說的傳播與再加工
呂純弘 • 74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