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一首詞,流傳千古,宋太宗看完後說:不能讓此人苟活於世
前言
提到李煜,對於他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文學家為他的才華所感慨,但政治家卻為他無所為的半生而感到氣憤。
李煜又稱南唐後主,他的一生如履薄冰最後被宋太宗用計殺害,可惜又可嘆。
一、南唐後主
在封建王朝的君主中,李煜也是有名的一位,但是與其他君主不同的是,他並不是因為功績而為人所知,而是因為他的昏庸,他的不作為。
南唐一共傳了三代,但是南唐卻是五代十國中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個,也正是因為這才成為宋朝不得不占有的一個國家。可以說南唐對於之後的大宋的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祖輩的關係,李煜在治理國家上並無天賦,但是在文學上卻是很有成就。南唐是出了名的藝術王朝,為什麼會這樣說,是因為南唐延續了唐朝繁盛時期的文化,在詩詞歌賦、美術、繪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南唐的首都在今天的南京一帶,常言道「江南才子」南方讀書人更為廣泛,所以在南唐建國之後,許多的有才之人都來到了南唐境內,這也幫助了南唐在文化上的發展。
時間來到公元937年,南唐後主李煜誕生了。對於南唐的三位皇帝大家都是這樣評價的「文學水平一代比一代高,政治手段一代不如一代。」李煜的出生在當時的南唐中並不算是占有優勢的,因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個兒子。
古代立嗣都有立嫡立長之說,所以作為第六個兒子的李煜,不出意外註定是與皇位無緣的。但是怎料李煜先天條件好,他是罕見的重瞳,不知道重瞳的重要性不要緊,歷史上重瞳之人其中之一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根據《史記》的記載,歷史上記錄在冊的只有兩個人是重瞳,其一就是項羽,其二就是舜。可以說正是因為李煜有了重瞳所以就受到了大哥的忌憚,畢竟作為長子,他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
古人都是十分的相信封建迷信,重瞳是一種祥瑞之狀,可以說是帝王的象徵。當這個傳言在宮中傳開的時候,李煜的大哥就一直將他視為對手。
但是李煜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一直都是不關心朝政,反而對文學方面十分的上心。喜歡詩詞歌賦、喜愛音律。閒來無事就吟詩作對,對於朝堂中的事情漠不關心。
但是對於他的這種舉動後人也是有兩種猜測,其一就是他真的不在意,其二則是韜光養晦。真正的情況究竟是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李煜安然的生活很快就到頭了。
在四個哥哥接連逝世之後,就只剩下他與大哥了,可以說李煜再一次成為他大哥繼位的阻礙,眾所周知在帝王家,權力的鬥爭中,是從來不會顧念兄弟之情的。
這個時候的李煜只能儘可能的表現出自己對於皇位的不在意,只有這樣才能逃脫得了哥哥的猜忌心。可以說李煜這個時候的生活也是如履薄冰,不小心就成為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從《病起題山舍壁》中就可以看出,他反覆的強調自己對於政治方面不感興趣,並且自己對於名利從不在意,想要的只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個時期的李煜寫了許多有關於這個方面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