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為凰完整後續

2025-08-07     游啊游     反饋
3/3
所以我悄悄抬起頭,沖盧鑫他們使了個眼色,希望他們能勸說慕容沛回心轉意。

14

「怎麼樣了?」

等群臣從御書房出來,已經是深夜。

我悄悄派人去請了盧鑫來問個清楚。

他搖了搖頭。

「皇帝執意要用陳御史的法子。」

「混蛋!」我大叫一聲,就欲沖回去勸阻。

盧鑫卻一把抓住我的手,「沒用的,他心裡其實都很清楚利弊,之所以執意如此,不過是想省幾筆錢,留著自己揮霍而已。」

「你若再三勸解,反而會激的他惱羞成怒。」

「是!是……我忘了,這些君王,向來不太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的。」

「你放心,下放賑災款的官員,我會盡力安排咱們自己的人。實在不行拿錢去貼補,總不能叫百姓活活餓死。」

「……」

「還有一件事。」

「適才在御書房朝議的時候,有急件來報,說大羲舉兵壓境,來勢洶洶。守城將領戰死,請求朝廷增援。」

「皇帝急忙下旨,召正在青州剿匪的攝政王回京,想派他去居庸關支援。」

「此次大羲來勢洶洶,怕是有一場血戰要打。我們之前的計劃,可否還要實施?」

「要!當然要。」

關於慕容簫的計劃是最關鍵的一環,怎麼能因為害怕邊境戰事難打,就輕易放棄?

慕容簫風塵僕僕地趕回了京。

卻在剛上殿的時候,就被參了一本:參的是他當時暗算康王之罪。

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慕容沛沒辦法把事情壓下,只能老老實實地下旨調查。

但這樣一來,出征的人選便又落了空。

派誰去都似乎有些差強人意。大臣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關鍵時刻,我穿著一身血紅色鎧甲上了殿,主動請纓出征。

當年我在邊境力挽狂瀾那一仗,至今被人奉為傳奇。

再加上我出身武家,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順,慕容沛同意了我的請求。

當然,讓他同意的最大一個原因,是我教盧鑫說的那一句話:

「派武姑娘出征,無功高震主之憂。」

何其諷刺,前方將士危難至此。

他們的皇帝,滿腦子盤算的卻還是自己的權力安穩。

在他看來,我一介女流,即便是打贏了仗,所能討要的最高封賞,也就是當他的皇后。

但這一次,我不僅會要了他的江山,還會要了他的命。

15

巧合的是,我出征那天,押送慕容簫去大理寺的囚車也與我相遇。

擦肩而過之時,他沉痛地問我:「為、什、麼?」

他僵硬地垂抖一瞬密集的眼睫,喉間幾番滾動,質問的音調,就像是被沸水燙過一樣,用力且艱深。

尋常人看到金尊玉貴的攝政王這般落魄,都會心軟而愧疚的吧。

但我不。

我勾起一抹冷笑,慢慢湊近他的耳朵。

「你以為我不知道,是你把李沉皎的事情傳到我祖母耳中的嗎?」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他害死了我的祖母,妄圖用這種手段逼我仇恨太子,從而轉入他的懷抱。

做夢!

什麼狗屁愛情,別說他只是為我殺了個王爺,就算他把全天下都捧到我面前來。

我也一定不會放過!

16

我無視他啞口無言的愧疚,騎著馬出了城。

一路飛奔到居庸關。

居庸關內,有我的十萬兵士。

加上我從京城率領的五萬人馬。

我們有十五萬。

這是大祈現在所能抽調出來的所有兵力。

而我的任務,就是率領這十五萬兵馬擊潰敵軍二十萬。

打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麼打?」心腹王城站到我身後,憂心發問。

我不作聲,只是站在城牆上,看著敵軍的千里聯營。

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讓人頭皮發麻。

有風吹過來,蕭瑟而渾濁,夾著於地旋起的黃沙。

城牆之下,芒草萋萋。

「王城,你之前給我的信上說,軍中出了姦細,是嗎?」

「是,但是我幾次在軍中盤問搜查,不僅一無所獲,反而還因此屈死了幾個無辜的副將,弄得軍中上下人心惶惶,軍心渙散。」

說到這裡,他又很挫敗地嘆了口氣。

「要不是因為這些賣國求榮的姦細,我們之前決不會輸得這麼慘烈。」

「只是他們偽裝極深,短時間內無法清除。」

「既然龍蛇混雜,那就一鍋端了。」

「將軍的意思是……」

「可是這樣一來,軍中就沒有可用的副將了。」

「我並非叫你殺了他們,只是把所有副將都囚禁起來,等戰完之後再細審。」

「況且,軍中有我為帥,就無需那麼多副將協助。」

事實證明,簡單粗暴是有簡單粗暴的好處的。

自從那些小將被控制住之後,我們的作戰計劃就沒有再泄露過。

利用對方主帥的輕視之心,我們輕鬆贏得了前幾場戰役。

但當他回過神來,仔細布局。

這戰,便演變為了一場死戰。

我部傾巢而出,將城門緊閉於身後。

眼前是血暗的夕陽。

長煙落日,孤城閉。

我們只能拼盡所有,守住這座城,和城中的百姓。

周圍殺聲震天。

天色逐漸變得血紅,我眼眶充血,眼球腫脹,已經忘了自己身處何方,只顧沒命地向前廝殺。

目之所及,皆是死屍。

奔跑斬殺中我踩過腸子,踩爆死人滾落的眼球,渾身是血的沖入敵陣。

目標只有一個:殺死敵軍主帥。

王城為了掩護我,被他們重傷。

可我來不及悲傷,只能沒命地向前沖。

在聽見對方人頭落地的那一剎那。

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我下令全軍修整。

修整之後,揮師向京。

17

皇帝還喜氣洋洋地在金鸞殿上迎接我。

卻不料我一身血紅鎧甲上殿,身後還跟著無數士兵。

抽出腰間長劍,我一步步向他逼近。

「武輕音!你要幹什麼?」他又驚又慌,踉蹌著從龍椅上摔了下來。

我想我現在這副樣子一定很可怕,一定像極了阿鼻地獄裡爬出來的修羅。

不然他不會嚇成這個樣子,滿朝文武也不會嚇得一聲都不敢吭。

「我幹什麼?自然是殺了陛下,取而代之啊。」

「你這是弒君!弒君!」

他似是真的被嚇傻了,倉皇地睜著兩隻眼睛吼我。

眼神里有驚有怕,唯獨沒有焦距。

「為君不仁,難道不該殺嗎?」

我提高了音量,看向堂下的眾人。

他們被士兵挾持著,嚇得兩腿打戰,有膽小的甚至已經尿了褲子。

我對盧鑫使了個眼色,讓他把人都帶下去。

衛丞相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為君不仁自有臣民勸誡,武小姐若真的動手,只會遭天下人唾棄。」

倒是個鐵骨錚錚的忠臣。

可惜對我沒用。

「帶下去。」我沒理他,冷聲吩咐。

慕容沛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音音,你看看我!我是你的太子哥哥啊。我還要封你做皇后呢,你真的要殺了我嗎?」

「我知道之前退婚的事情是我不對,但我現在已經改了,我已經不喜歡那個賤人了……」

他苦皺著臉,跪在地上,手指不住地顫抖著,一下一下地抬起來,試圖抓住我的袖子。

「你聽好了,我叫姜九。」

「是十八歲的姜九,不是剛剛及笄的武輕音。」

「真正的武輕音,早在八年前,就死在了戰場上。」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

姜九這個名字,似乎都快淡化了。

可直到今日,直到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說出來的這一刻,我才明白,它深入骨髓,難以忘記。

我根本不是武輕音。

我叫姜九,是華亭縣一戶貧農的女兒。

我雖出身貧窮,卻因父母兄姊愛護,得以健康長大。

可八歲那年,一場災荒奪去了我全家人的性命。

我最怕冷,可那個時候,連一件衣服都沒得穿,只能扯幾根蘆葦來裹著自己睡。

我最怕餓,可那個時候,我餓得頭暈腦脹,差點忍不住吃了自己剛餓死的父親。

我最怕疼,可那個時候,為了能討一口乾凈的水喝,我連被打碎的牙都要強忍著往肚子裡咽。

後來,我為了保命,女扮男裝進了軍營,一路到了居庸關。

武家守將在那一仗里盡數戰死。

敵軍卻還不滿足,誓要斬草除根,一路追著武家小姐不放。

危急之下,她的奶娘要求我換上她的衣服,替她們引開追兵。

說實話,武家人待我不薄,儘管發現了我女子的身份,也從來沒有告發過我。

可是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我看著她們臉上理所當然的表情,突然就很不甘心這樣當了替死鬼。

古來戲文話本里,都會寫:這個時候,會有一個忠僕站出來,乖乖地替小姐引開追兵,捨身取義。

可是憑什麼?!

我也是父母豁出一切保護的孩子,我也是苦苦掙扎著活下去的人。

憑什麼就因為她是公侯小姐,我就要為她讓路?

所以我最終沒有答應她們的要求。

但我為她們,也為自己,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後來,我在死人堆里被人撿起。

他們為我療傷的時候,發現我是個女人,就以為我是武輕音,把我送到了盛京,跟武老夫人一起生活。

我不想搶了她的福報,老實跟老夫人說清了自己的身份。

誰知她卻沒有怪我,反而讓我就此替用她孫女的身份,蟄伏京中,替她武家報仇。

她那時已年過半百,因為朝廷猜忌,遲遲不肯增援,她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親人。

所以她費盡心思,為我求來了太子的婚約,希望我能藉此打入權力高層,替武家報仇。

如今大仇得報,我也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靈了。

尾聲

世事恍若白駒過隙,一轉眼,就到了三年後。

「陛下,這是安州那邊送來的。」

我正批著奏摺,太監送來一份書稿。

——是《紅樓》的第八十回。

「這第八十回也磨得忒久了,她有沒有說剩下的什麼時候送來?」

「回陛下,李姑娘說,作者曹公就只寫到了第八十回,後面的是他人補寫的。問陛下可否介意?」

「補寫?竟有這樣的事?」

「罷了。」

「人生本就是諸多不圓滿,又何必強求一本書要完整?」

我頗有些可惜地將書稿放回去。

「陛下,盧尚書求見。」門口的小太監弓著身子進來稟報。

「宣。」

「不是說今日要放燈嗎?怎麼還坐在這裡?」

他一身湖藍色的長袍,芝蘭玉樹,端的是個謙謙君子的溫潤模樣。

當然,要是臉上沒有漫著那樣鬆散的笑意的話。

看見桌上多出來的那份書稿,他嘖嘖稱奇了一聲。

「你說這人之間的緣分啊,還真是說不清道不明,這李沉皎當時那麼討厭你。可是知道是你救了她之後,也能公然站出來支持你篡位,讓你贏得一波人心。」

「如今更是,三天兩頭就往宮裡送東西。」

「沒什麼緣不緣分的。」

「她也算得上是知恩圖報了。」

「……走吧,今日是中元節,還要放燈祈福呢。」

我拍拍身上的衣服,站起身來,隨著他走出去。

盛京城門,我親手升起一盞孔明燈,看著它冉冉升起,匯入滿天的燈火里。

這一夜,全城的百姓,都放起孔明燈,運河裡更是漲滿了各色的河燈。

河燈三千,明燈三千。

我們以此祭奠。

祭奠這盛世里,所有餓死的災民,所有戰死的將士,所有屈死的冤魂。

祭奠這局限的時代里,所有不被關照的靈魂。

(全文完)
游啊游 • 9K次觀看
游啊游 • 230次觀看
游啊游 • 170次觀看
呂純弘 • 660次觀看
游啊游 • 100次觀看
游啊游 • 90次觀看
呂純弘 • 250次觀看
喬峰傳 • 370次觀看
呂純弘 • 87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10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50次觀看
游啊游 • 8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游啊游 • 80次觀看
游啊游 • 5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游啊游 • 8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喬峰傳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600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