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競技的舞台上,實力與公平本應是衡量勝負的核心標準,可2025年7月,韓國羽協的一則聲明卻讓羽毛球賽場陷入一場荒誕的輿論漩渦。
中國公開賽女單1/4決賽,陳雨菲與安洗瑩的對決堪稱焦點之戰。陳雨菲運用四方球拉吊戰術,掌控比賽節奏。這本是羽毛球比賽中再正常不過的戰術策略,目的是調動對手、創造進攻機會,且被國際羽聯認可。然而,韓國羽協卻在安洗瑩半決賽因傷退賽後,公然指責陳雨菲「根本不想贏球」 ,故意用「磨王打法」消耗安洗瑩膝蓋,導致其傷情加劇而退賽,這番言論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事實上,多方證據都讓韓國羽協的指控不攻自破。安洗瑩回國後的MRI檢查顯示膝蓋無結構性損傷,疼痛源於長期疲勞積累引發的腫脹。回顧安洗瑩的傷病歷程,2023年亞運會膝傷遭韓國國家隊誤診,帶傷參賽致使傷病惡化;2024年巴黎奧運前被脅迫打封閉出戰;2025年更是參賽超40場,頻繁帶傷作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雨菲在爭議爆發一周後,於澳門公開賽斬獲賽季第五冠,用實力證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