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觀點認為,這樣的安排是為了「儲備能量」。從德班世乒賽到釜山世乒賽,再到巴黎奧運,馬琳的成績單幾乎沒有短板,他是國乒總教練一職的有力競爭者。讓他進行輪休,不僅是為了恢復體力,更是為了拉長未來的工作周期,把他作為「掌舵者」的精力保存到更遠的未來。
同時,給邱貽可這樣一位「能打也能帶」的教練一次完整的大考,也是隊伍建設的必要步驟。正如我所喜歡的一句話所說:「強大,不僅僅體現在賽場上得分,也體現在場下的管理。」國乒這盤棋下得從容不迫,他們把隊員的狀態和制度的持續性放在首位,最終的成績將是對這一切努力的最好回報。
我們無需急於在流言中做出判斷,而應看到這背後的長遠規劃。真正的高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眼前的挑戰的同時,做好對未來的準備。等到馬琳重返賽場,你或許會看到他更加從容、精準的指揮,而這一段時間,邱貽可的臨場表現也將成為女隊未來發展的新動力。
如果要為這一切畫上一個句號,我願意用這句話作為總結——無論是場上還是場下,強大始終是一種持久的積累與智慧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