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手如雲的國內,曾經的榮譽換不來「生存」,但在桌球弱勢的日本卻可謀得一條出路。
2003年出生的張智和仿佛就是為桌球而生,年僅兩歲就開始接觸桌球。
小學四年級的張智和參加全日本錦標賽,創下了出場該比賽的最年少選手紀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年」。
2013年,命運的分岔路口也已然到來,父母不願浪費張智和的天賦,但也要選擇怎麼培養。
是回國還是加入日本國籍?
若是回國,張智和必然要重頭開始,才能一步一步的走進國家隊。
而國內的天才如過江之鯽,經過層層選拔淘汰,能留下的不僅有過硬的技術,還得有強大的心理。
但若是加入日本國籍,相較於國內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張智和在日本則是重點培養的對象,他的背後是日本桌球資源的傾斜。
於是在2014年,張智和加入了日本國籍,一同加入的還有張智和的父親與妹妹。
張智和也正式改名張本智和。
張本智和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待,他不斷刷新著日本「最年輕」的記錄。
最年輕的世青賽冠軍、最年輕的國際乒聯巡迴賽冠軍,日本媒體更是將他譽為「桌球神童」。
一切似乎都在印證當初決定的正確,但事實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