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說得很直白,他讓展昭在自己死後立即辭官,遠離開封,回到江湖上去。
包拯說,江湖雖然危險,但至少是明刀明槍,不像官場這麼陰險。
展昭的武功高強,在江湖上自保沒問題,留在官場反而危險。
展昭當時就想反駁,說自己不怕那些人的報復。
包拯搖搖頭,說這不是怕不怕的問題,而是沒有必要。
包拯說,自己這輩子做的事情已經夠了,該為老百姓做主的都做了,該得罪的人也都得罪了。
展昭跟著他這麼多年,付出得夠多了,不應該為了一個死人再冒險。
包拯最後說,如果展昭真的把他當兄弟,就答應他這個遺願。
展昭含著眼淚點了點頭。
一夜消失的真相
包拯死後三天,展昭就從開封府消失了。
他沒有跟任何人告別,沒有留下任何信息,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個御貓怎麼說走就走了?
其實展昭在包拯死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把自己在開封府的所有東西都處理乾淨了,該銷毀的銷毀,該交給別人的交給別人。
包拯的喪事辦完以後,展昭就連夜離開了開封。
展昭走得這麼乾脆,一方面是遵守對包拯的承諾,另一方面也是他對官場徹底失望了。
包拯一死,朝廷里那些小人立刻就露出了真面目。
他們表面上來弔唁,背地裡卻在慶祝包拯這個眼中釘終於死了。
展昭看透了這些人的嘴臉,也明白了包拯的苦心。
留在官場確實沒有意義,與其跟這些小人糾纏,不如回到江湖上去,重新做回那個自由自在的俠客。
從那以後,江湖上再也沒有人見過展昭。
有人說他隱居深山,有人說他遠走他鄉,也有人說他改名換姓繼續行俠仗義。
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展昭自己知道了。
結語
包拯和展昭的故事,說到底就是一個關於忠誠和友情的故事。
包拯臨終前的安排,看似是在趕走展昭,實際上是在保護他。
這種超越了上下級關係的深厚情誼,比什麼都珍貴。
展昭能夠理解包拯的苦心,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也證明了他對這份友情的珍視。
兩個人雖然生死相隔,但這份情誼卻永遠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