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1924年,文繡開始感到後宮中起了變化。這是因為皇后婉容不但地位優越,人長得又漂亮,常把溥儀哄得暈頭轉向。
而且婉容年長,更懂得外松內緊、掩袖工讒那一套,老實厚道的文繡根本不是她的對手。婉容終於把溥儀牢牢抓在手中,從此溥儀也越來越偏袒婉容,疏遠文繡,甚至連長春宮(文繡的寢宮)的門也很少進了。
文繡失寵,心中痛苦難言。婉容也時不時挖苦她,諷刺她,嘲弄她,甚至連宮中的下人也敢欺負她。諾大的皇宮,冷漠的人心,讓文繡深深意識到,自己明明是個擺設,哪裡是皇妃。
1924年10月,馮玉祥在發動「北京政變」,溥儀覺得形勢不妙,他深知馮玉祥不同於其他軍閥,從不與清室往來,因此很有可能會危及小朝廷。
文繡每天閱讀報紙,對時局的變化也有自己的看法。她暗中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剪刀,橫下一條心,待逼宮之日,就用剪刀結束自己的生命,把慷慨殉情作為自己的歸宿。
擔心的事情終是發生了,11月5日上午,警備司令鹿鍾麟帶兵入宮,限令溥儀交出玉璽,遷出紫禁城,並廢除帝號撕毀皇室優待條例。
文繡回到長春宮內,到大殿叩拜了列祖列宗,然後從袖中亮出剪刀,幸虧被一名太監攔下。
溥儀得知此事後,深為感動,復萌對文繡的敬重之意。當天下午,溥儀一行等出宮暫居醇王府,這一段時間,溥儀常與文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