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全紅嬋無法安心養傷,她承載了太多期待。全運會本不該參加,但她簡直是東道主廣東的體育圖騰,官員、贊助商、地方隊都不希望她缺席。而心地良善的全紅嬋除了要聽上級的話,她也不想放買票的觀眾鴿子,能上儘量上。
有人質疑稱,既然比不了,為什麼最後時刻才宣布不比單人?答案很簡單,全紅嬋一直在努力,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但最終證明不適合比賽,但她還是只在單人退賽,咬牙堅持雙人和團體兩個項目。
有時候真的替全紅嬋不值!忍痛堅持出戰全運會意義何在?你永遠無法感動對你心存偏見的人!他們看到全紅嬋雙人比賽僅獲第五,於是紛紛開始聒噪:「完了,這身材退了吧,現實點」,「下滑的厲害,與陳芋汐真不是一個檔次」,「有一種2017年胖飛人博爾特既視感」。
傷了練練了傷總不是辦法。距離洛杉磯奧運會還有三年,還不如讓全紅嬋先回到馮玲妹身邊,好好靜養半年。然後爭取復出王者歸來,即便真的衰退嚴重,也可以考慮像伏明霞那樣改練跳板,畢竟全紅嬋的天賦不會憑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