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張騫部趕到,匈奴撤軍,但李廣所帶的部隊已經被匈奴打得幾乎全軍覆沒,《漢書·李廣傳》中記載:
後三歲,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廣俱,異道。行數百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而博望侯軍亦軍,匈奴乃解去。漢軍邑,弗能追。是時,廣軍幾沒,罷歸。
第四次,也是李廣最後一次從軍出戰,是在「漠北之戰」時,李廣因迷路,其部沒能趕到衛青跟匈奴王交戰的戰場,相當於白跑一趟。《漢書·李廣傳》中記載:
是歲,元狩四年也。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
在這次的出兵過程中,李廣因行軍路線的選擇,跟衛青有過爭執(具體可參加《史記》或《漢書》,篇幅太長,本文就不細述了)。
戰後,李廣因沒能按時趕到戰場,按照軍法要承擔責任,衛青也要將實際情況上報給漢武帝,李廣不願意受辱,所以自殺了。
如上所講,李廣在各郡打防禦戰時,匈奴基本打不贏他,但他只要一出去打進攻戰,沒有一次能獲勝。
也就是說,李廣是無法《出塞》的,出去就有敗無勝,無法阻止「胡馬」繼續「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