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納八姬後縱情聲色,短短十日身體急轉直下,「聖容頓減」。
八名美姬仿佛慢性毒藥,一點點摧毀著皇帝的健康。
一個蓄勢三十九年的帝王,在美色面前迅速敗退,背後顯露陰謀。
更險惡的是崔文升的「醫治」。
崔原是鄭貴妃的內侍,後掌御藥房。
光宗病倒後,他以太監身份進「通利藥」——大黃。
大黃本是瀉藥,對體虛之人無異於毒藥。
八月十五日,他並未給皇帝固本之方,卻讓其服下大黃。
朱常洛當夜腹瀉三四十次,元氣大傷,連行走都困難。
朝臣察覺異常,外戚王氏、郭氏兩家哭訴朝堂,直指崔文升「藥故也,非誤也」,矛頭對準鄭貴妃集團。
李可灼的「紅丸」成為最後一擊。
當朱常洛已奄奄一息,這所謂「仙藥」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
紅丸成分駭人:傳取處女初潮之血、露水、烏梅,再加秋石、人乳、辰砂、松脂等,煮七次成藥。
對已虛脫的病人,如同催命符。
第一顆或許帶來短暫興奮,第二顆徹底送命。
紅丸案從獻美到瀉藥再到紅丸,是一條完整的謀殺鏈。
歷史轉折點與明朝命運
朱常洛的暴亡發生在明朝內憂外患之時。
同年,遼東戰場爆發薩爾滸之戰,明軍號稱47萬,兵分四路進攻。
努爾哈赤集中兵力五日連破三路,殲滅明軍五萬,繳獲大量軍需,明軍僅一路敗退倖存。
此戰讓明軍在遼東的優勢蕩然無存,是明清戰爭的重大轉折。
朱常洛十分重視遼東局勢。
即位後立撥二百萬兩犒勞邊軍,展現果斷的軍事眼光。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國號「後金」,群臣尊為「英明汗」。
面對強敵,明朝需要一位能整合朝政的皇帝。
朱常洛的政治手腕與改革決心,讓朝野稱「感動」。
他能平衡各派、重用將領、及時撥付軍餉,若能在位十年,或許真能扭轉頹勢。
可惜天不假年,他死後,年僅十六歲的朱由校繼位,迅速被魏忠賢控制,閹黨專權,政治生態急劇惡化。
朱常洛若能繼續推行廢礦稅、重用人才、強化邊防,或許有機會實現中興。
努爾哈赤也不得不收斂擴張。
歷史沒有假設,這位可能挽救明朝的皇帝,在陰謀中驟然離世,留下無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