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奶媽:為了能賺錢,喂完少爺喂老爺,都是生活所迫
舊社會裡,奶媽這個行當聽著簡單,其實藏著不少底層窮苦婦女的辛酸事。那個時候,中國社會分成層,窮人日子過得緊巴巴,富人家卻講究各種排場,其中雇奶媽喂孩子就是一樁常見事。
奶媽多是從鄉下或城市底層來的婦女,她們剛生完孩子,奶水足,就被介紹到有錢人家去幹活。歷史上看,這制度從古代就有影子,清朝皇宮裡叫乳母,民國時期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裡更普遍。
窮婦女為什麼干這個?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養家。家裡窮得叮噹響,丈夫下不了地幹活,或者乾脆沒了頂樑柱,孩子還得吃喝,她們只能把自家奶水當商品賣出去。
1930年代上海薦頭店多得是,這些店專門介紹奶媽,婦女們坐在門口,等富太太來挑,像挑菜一樣。奶媽工作不光是喂孩子那麼輕鬆。
富人家雇奶媽,先得檢查身體健康,怕帶病傳給少爺小姐。僱主會讓僕人上手摸胸擠奶看質量,這過程對婦女來說丟臉丟到家,可她們忍著,因為一口奶水能換來月薪幾塊大洋,那夠一家子嚼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