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歲這年,李白高聲狂吟著這句詩,應詔入京,真是意氣風發、豪情萬丈。
但結果卻出人意料,在長安的一年多時間裡,他更多時候是作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獻身的,政治抱負根本不能實現,備感失望的他上書請辭,唐玄宗順水推舟,「賜金還山」。李白懷著複雜的心情,鬱憤滿滿地離開了長安。
仕進功業和精神自由,原本是不相容也不能兼得的,但李白卻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追求的是一種最完美的毫無缺憾的人生,也是最符合人性的人生。
不過,無論在藝術世界還是現實世界,李白始終保持著不魅俗波的赤子情懷,他的詩品和人品是相融的,也為後人樹立了「文如其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