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寫下的最有名的一條語錄: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最初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也剛剛20齣頭,還能肆無忌憚地享受大學時光,對前途多的是幻想與憧憬。
這段話看過即忘,對我並沒構成任何心靈的衝擊。
可是現在,30歲已在向我遙遙招手,結婚、生子、買房、買車、事業、健康、責任 .......種種世俗的壓力好像就站在那裡等著我,它說,它們說:
「走快點呀,該著急了,你已不是少年人了。」
恍惚間,我回頭去望,那段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已依稀如夢、仿若隔世。
年少不識書中意,讀懂已不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