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給足「情緒支撐」——讓娃知道「有靠山」
很多娃被欺負不敢說,是怕家長罵「你怎麼這麼沒用」。
所以家長要先接住孩子的情緒:每天接娃時別只問「乖不乖」,可以說「今天有沒有開心的事?
有沒有讓你不舒服的事?」
如果娃說「有人不跟我玩」,別著急說「你要跟他好好說」,先抱一抱並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委屈,這不是你的錯。
」
有位媽媽分享經驗:「娃被排擠後,我沒找對方家長吵架,而是每天陪他玩『交朋友遊戲』,教他怎麼說『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慢慢的,他找到兩個好朋友,再也不說『沒人跟我玩』了。
」
娃需要的不是「家長替他出頭」,而是「不管發生什麼,你都會站在他這邊」的安全感。
寫在最後
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說:「童年的社交經歷,會成為孩子看待世界的底色。
」我們沒法替娃篩選朋友,也不能永遠跟著保護他們,但可以教娃三件事:
——知道「別人讓我不舒服,不是我的錯」;
——敢說「我不喜歡這樣,我可以走」;
——相信「就算有人不跟我玩,也有人會喜歡我」。
這份簡單的支撐,會成為娃一輩子的「安全感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