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有人拿她和郭晶晶、李娜、孫楊作比較。有人說她的光環壓得人喘不過氣,有人覺得她還太小,不懂世事。可你看金紅嬋,訓練再苦,偶爾還會在社交平台發兩句「今天吃到了想吃的糖,心情好」。冠軍不都是冷酷到底的,她的生活有火鍋、有奶茶,也有低谷和自我懷疑。她的隊友私下說,金紅嬋有點「憨」,有時候訓練累了,會突然自言自語:「明天還要跳嗎?」都說她是天才,其實她更像我們身邊那個愛笑的朋友,只不過她的努力更紮實,天賦更罕見。
別說天才不需要被保護。看國外體操界拜爾斯,巔峰期也曾被贊到天上,結果心理壓力壓得她一度退賽。中國體育這幾年學聰明了,學會了投資未來,把資源砸在最有希望的人身上。這不是偏心,是對成績和潛力的尊重。跳水圈裡流行一句話:「金紅嬋下水,別人只能比不失誤。」世界紀錄成了她的日常,別人還在用望遠鏡看。
說起來,觀眾席上的熱鬧和鍵盤俠的熱情,有時候比比賽還熱火。有人把她的每場分數做成表格,分析她的動作細節,熱衷於預測她下一站去哪。SEO關鍵詞「金紅嬋」「跳水天才」「國家隊保護」「奧運會冠軍」「運動員心理健康」在網上刷屏,帶來持續穩定流量,評論區里甚至還有人打賭她下次比賽能不能再破紀錄。圍觀群眾的心態很真實,既羨慕又好奇,忍不住想知道她到底還能飛多高。
有一回,教練在訓練場上故意給她出難題,別的選手都愁眉苦臉,她反而笑著說:「沒事,我試試看唄。」下一秒,水花還是那么小,動作還是那麼穩,教練樂得直拍大腿。就是這種輕描淡寫的自信,把她和一票「天才」區分開來。你再看國內跳水梯隊,後備人才多得能組團,可就沒有下一個金紅嬋。
結尾怎麼收?真難。畢竟誰也說不準,明天的金紅嬋會不會突然想轉行當美食博主,還是繼續把世界紀錄刷成家常便飯。你會不會也好奇,她的天賦和努力到底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