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的道光帝:在位長達三十年,卻處處透著詭異,大清時間不多了

2025-08-10     花峰婉     反饋
3/4
作為漢族官僚的代表人物,曹振鏞圓滑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每次跟皇帝和上司見面,都在不停表忠心,他認為少發表意見,就會少發錯,只要不犯錯,再把皇帝或上司交待的事辦好,官職自然就可以得到提升了。

即便要說話,也要說在關鍵時候。

有一次,道光帝批閱奏章很累,搞得頭疼欲裂,想要休息一下,卻擔心奏章批閱不完,被人說成荒廢朝政。

曹振鏞見狀,知道自己該說話了,便對道光帝說,「在皇帝的英明領導下,現在國家已經是太平盛世了,但總有些大臣無事生非,說一些危言聳聽的事,無非是為了博取虛名,臣認為陛下日後再批閱奏章,只需要挑一些細枝末節的錯誤,就可以讓大臣們知道陛下明察秋毫,必不敢再上奏章搬弄是非了!」

在曹振鏞的引導下,道光帝不但平庸,而且不那麼勤奮,官員們再上奏章,也都「語多吉祥,凶災不敢入告」,也就是報喜不報憂。

漢族官員如此,滿臣又何嘗不是?

道光帝提拔的另外一名軍機大臣穆彰阿,也是個沒什麼能力之人,但他善於揣測心思,結果得到了道光帝的賞識。

對於穆彰阿,史書是這麼評價的:

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為務。

說穆彰阿愛才,也不是大貪官,但就是善於阿諛逢迎,專門幹些欺罔、蒙蔽道光帝的事情。

相比於貪官污吏,像曹振鏞和穆彰阿這樣的人,其實才更可惡,以前貪官還可能是能臣幹吏,但在二人的引導下,官員們不但貪腐橫行,而且不幹實事,甚至昧著良心粉飾太平。

比如,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明明打了敗仗,前線將士卻謊報戰績,掩敗為功,導致道光帝對戰爭出現了重大誤判,而對戰敗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靖逆將軍奕山,不但沒有收到處罰,反而得到升遷。

道光帝很勤奮,非常憂心國事,但奈何身邊都是庸臣,朝堂上下充滿了虛假的謊言,他無法真正了解到清朝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等到他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無能為力了。

對於道光時期的官場,曾國藩曾這樣說:

「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以畏葸為慎,以柔靡為恭。」「京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

當官員們在其位不謀其政,只顧保全自身、悶聲發大財的時候,這個國家還有什麼救?

被臣子麻痹的道光帝,面對虛假的盛世,他感到很舒服,自以為天下太平無事,乾脆選擇躺平,只保持必要的勤政,從而保全名聲即可。

04
呂純弘 • 74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