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就是蘇軾天才超群的原因,他在不需要擔憂前途的年紀,便看透了人生的真諦,而之後的一切,就是在不斷實踐著「鴻飛那復計東西」的旅途,尤其是在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之後,蘇軾實踐上的感悟更深,所以,他才能寫下「也無風雨也無晴」、「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樣的詩句吧!
可以說,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並非只是兄弟倆唱和的「家書」,更是蘇軾對人生體驗的總結,這總結直入人心,每一個走在路上的旅人,都無法逃脫,可我們應該知道,即便人生是由一刻不歇的勞碌組成,但在路上往往總有一些「往日崎嶇曾記否」的溫暖,讓人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