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等的流失與烹調方式中加水量有關,微波烹調因無需加水或只加少量水可以較好的保留食物中水溶性維生素。
部分魚類、肉類、蛋黃等含有n-3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以及酸奶等含有活菌的食品會受到微波影響,營養成分被破壞,不建議在微波爐中加熱[2]。
通過任何形式的烹飪加工方法,包括加熱和冷卻,都會使食物發生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和營養特徵上的變化。因此,要合理科學選用食物的烹調方式,在滿足色香味的同時攝取食物中較多的營養。
04 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建議
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科學合理使用微波爐,合理選擇加熱時間、微波火力,不應太長、過強。
烹飪過程中旋轉和攪拌食物使熱量分布均勻,避免過度烹飪蔬菜以減少營養素損失。
切勿對有硬質外殼或有膜的食物直接進行烹調,如帶殼的整個雞蛋、鵪鶉蛋、脆皮腸等。加熱時去掉外殼或在膜上割幾刀或戳幾個洞,讓蒸氣散發,以防止發生爆裂甚至爆炸。
微波加熱本身不具有滅菌作用,建議不用微波加熱隔夜或者存放時間相對較長的食物,以免發生食源性疾病。
你一般用什麼方法加熱食物?可以來留言區參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