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出生在一個普通武將家中,祖上憑軍功世襲金吾衛左衛指揮使,在正統年間,汪家已經沒落。汪氏的祖父名叫汪泉,此人非常低調,在金吾衛基本上是混日子。汪泉有兩個兒子,長子便是上文提到的汪瑛,也就是汪氏之父。
孫太后選中汪氏後,朱祁鎮親自賜婚,將汪氏許配給了郕王朱祁鈺。在此之前,汪氏的父親汪瑛一直賦閒在家,因為汪氏現在成了藩王正妃,他被提拔為中城兵馬司指揮。《明史·外戚傳》中說「有女將冊為郕王妃,授瑛為中城兵馬司指揮,食祿不視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汪瑛雖然因為女兒的緣故得了「中城兵馬司指揮」這個差事,但只是拿工資,並沒有實權。
從這些信息可以看出:汪家在當時的確算不上「高門」,而且,即使汪氏成為了郕王妃,汪家也只能說稍微有點起色。
汪氏出身於武將家中,性格剛烈,心懷仁德。她嫁給朱祁鈺後,非常耐心地照顧朱祁鈺的起居,夫妻和睦。三年內,她連生兩個女兒。作為一個藩王家庭,他們衣食無憂,生活甜蜜靜好。汪氏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她竟然能成為皇后。
二、三載慈國母,一顆正義心
明朝正統十四年,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的瓦剌部幾次挑釁明朝,明英宗朱祁鎮受宦官王振的攛掇,不顧眾臣反對,御駕親征。由於朱祁鎮唯一的兒子朱見深才兩歲,所以朱祁鎮就下旨讓弟弟朱祁鈺臨時監國。
是年八月十五,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兵敗,朝中精銳盡失,朱祁鎮本人也被瓦剌人俘獲,成為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當過俘虜的皇帝。
當兵敗的消息傳入京城,滿朝震驚。孫太后和錢皇后(朱祁鎮之妻)相擁而泣,而負責監國的朱祁鈺一時也茫然無措。當時瓦剌大軍趁勢攻打大同和宣府,以徐有貞為首的大臣建議遷都南京。好在於謙等人極力反對,最終,在孫太后同意的情況下,眾臣擁立朱祁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