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最容易也是最難的,是堅持創作不放棄。 大家也知道,內娛環境對於刑偵題材劇的創作來說難度不小。 像《白夜破曉》這樣硬核之作的完成,背後的周折更是可想而知。 但即便時隔七年,作品還是來到了觀眾眼前,這份堅持相當可貴。 而七年過去再看這些劇中的人物,不止有一種老友般的熟悉感,也會覺察到默默的轉變: 關宏峰從極度理智、冷漠,逐漸被親情與友情融化,顯露出更多人性的溫度; 關宏宇的吊兒郎當逐漸收斂,肩負起了從未想過的責任; 周巡看似大大咧咧,卻在責任與友誼的影響下,逐漸抹去孤獨與頹喪的底色。 這些人物,在悄然成長。 這份成長,不單單是劇中的,也是屬於創作者和觀眾的。 七年前,我們追劇時或許更注重節奏與反轉;而七年後,許多觀眾已經更能分辨一部劇的用心程度。 也更清楚,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劇是多麼珍貴。 這種「用心」與「用情」的雙向奔赴,才讓《白夜破曉》不僅是一部劇,更是一場久別重逢的儀式。 如劇名所說,白夜之後,破曉將至。 若有更多這樣的堅持,大概國產劇也會迎來更明亮的曙光。